一、梅毒流行广泛,在我国传染病发病数中位居前列,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1、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在我国流行广泛,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2、近年来,我国梅毒感染人数明显增加,发病率逐年递增。目前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传染病报告中定位居前列
3、夫妻间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影响家庭和睦
4、感染梅毒的孕妇可将梅毒传染给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梅毒,严重危害下一代健康。
5、有卖淫嫖娼、多性伴、男男性行为的人群是感染和传播梅毒和其他性伴的高危人群。
6、感染梅毒后可发生生殖器部位溃疡,从而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
二、梅毒是传染性很强、危害性很大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进展到晚期可发生严重后果,导致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1、梅毒传染性很强,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可引起全身各器官及组织的损害。
2、梅毒在临床上可分为隐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先天梅毒。不同感染时期会出现不用的临床表现,也可以无症状,但具有传染性。
3、三期梅毒可损害眼、骨骼、心脏和脑等多个器官,造成对健康的严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三、梅毒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中途径传播。
1、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传染性最大。
2、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梅毒可传给胎儿,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孕妇传染性最强。
3、血液传播:输入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注射器吸毒等情况都可能感染梅毒。
4、工作场所与公共场所的一半接触(如握手、进餐共同进餐等)不会感染梅毒。
四、梅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1、梅毒的早期症状是生殖器部位或其他性接触部位的皮肤黏膜出现溃疡或者皮疹,不痛不痒,容易被忽视,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仍会继续发展。
2、感染梅毒后有许多人没有症状,成为“隐性梅毒”或“潜伏梅毒”。这种情况仍可对人体有危害,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3、三期梅毒患者皮肤典型表现为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肿,内脏损害可累及大脑、心血管、骨骼、眼睛等多脏器,严重者可致残或致死。
4、先天梅毒患儿可出现皮肤黏膜、眼、骨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五、梅毒检测方便、准备,通过检测可及时发现梅毒感染。
1、怀疑感染梅毒后应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梅毒检测,大多数县区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都可提供梅毒检测。
2、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美沙酮替代治疗门诊)可提供梅毒和艾滋病免费咨询和检测。
3、接受梅毒检测的就诊者应同时接受艾滋病检测。
4、发生了无保护性交、怀疑自己的性伴感染梅毒以及接触过可疑血液或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或VCT门诊接受梅毒的检测。
5、梅毒患者通知配偶或性伴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和处理,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的行为。
六、梅毒患者应及时、规范治疗、定期复查。
1、早起梅毒可以治愈,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2、遵照医嘱完成治疗十分重要,自行停药、随意增减药物都会带来不良后果
3、治疗后应随访2—3年;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以观察治疗的效果。
4、梅毒患者应该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不可自己到药店购药或到没有梅毒诊治资质的私人诊所治疗。
七、梅毒是可以预防的,避免发生多性伴及不安全性行为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1、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避免非婚性行为是预防梅毒的有效措施
2、多性伴、男男性行为者应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和传播梅毒及其他性病的风险。
3、提倡婚前、产前检查梅毒。孕妇尽早发现梅毒感染并及时治疗,可预防胎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4、性交后冲洗生殖器、排尿、口服药物等方法都不能预防梅毒。
八、预防控制梅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应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梅毒的防治知识,减少歧视,开展综合干预,有效预防控制梅毒,促进社会和谐。
2、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掌握预防梅毒的基本知识,科学认识梅毒,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保护个人健康和家庭幸福,并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人。
3、梅毒患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家庭和社区应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环境,鼓励采取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配合治疗,以早日康复。